在云計算時代,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,讓軟文投放更簡單。
今天主要分享新聞稿主體、背景以及結尾這三部分的寫作技巧。
主體
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,它緊接導語之后,對導語有具體全面的闡述,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,從而寫出導語所概括的內容,表現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,應按“時間順序”或“邏輯順序”寫作,但仍然要先寫主要的,再寫次要的。
新聞主體的結構一般有三種:
1.時序結構。就是按照事件發生、發展的先后順序安排層次。這種結構可以使讀者對事件發生、發展的全過程有一個鮮明、完整的印象。
2.邏輯結構。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或邏輯關系,如因果關系、并列關系、主次關系等來組織安排層次。
3.時序與邏輯二者兼有的結構。對主體的寫作,要求結構嚴謹、層次分明;內容充實、緊扣主題;注意剪裁、詳略得當;簡潔明確、生動活潑等。
背景
新聞背景,指事件的歷史背景、周圍環境及其它方面的聯系等。寫新聞有時要交代背景,目的在于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,起到襯托、深化主題的作用,也就是回答五個“w”中的why(為什么)。
背景就是對新聞事件作出解釋,但是“解釋”不是議論,解釋本身就是事實,也就是用事實去解釋。所以新聞背景又稱之為“事實背景”。
背景不是單獨的組成部分,也無固定位置,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聞結構的一個獨立層次。背景材料可以一次性交代,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導語、主體、結尾幾個部位,一般出現在導語和主體中。背景材料是新聞的從屬部分,因此不宜過多,否則就會喧賓奪主。
常用的背景材料有三種:
1.對比性材料。對人物或事物的正反、今昔進行對比,在比較中突出其重要意義。
例如《商辦工業異軍突起》這篇新聞的導語中寫到:“昔日以設施簡陋、前店后廠的小作坊形象出現的商辦工業,如今年總產值達1200多億元,其中商辦食品工業占全國整個食品工業產值的第一位……”這里“昔日……”就是一條對比性背景材料,如果沒有這個背景也就談不上“異軍突起”。
2.說明性材料。即對所報道的事實中有關的歷史背景、地理環境、物質基礎、社會環境做出介紹與描述。
例如一篇報道山東省棲霞縣充分利用本地資源,發展多種經營的新聞中這樣寫道:“棲霞縣山巒起伏,溝壑縱橫,共有大小山頭嶺背3650個,總面積306.7萬畝;山灘、水面、村莊占209萬畝,發展多種經營的條件是較好的。但是過去片面抓糧食,多種經營停滯不前。縣委為領導農民盡快致富,確定在繼續抓好糧田生產的同時,向山灘水面進軍,發展多種經營。”這段背景材料重在說明棲霞縣的地理條件、生產基礎及領導的決心,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棲霞縣的生產經驗。
3.注釋性材料。即對新聞報道中涉及的概念、原理及名詞、術語進行解釋,以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中的有關內容。
例如《商洛訂單勞務讓民工放心》這篇新聞的開頭寫到:“12月13日,陜西商洛市40名合同制民工從商洛起程,踏上南下打工的旅程。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40名民工對往哪里去,干什么,掙多少錢心里早已有了底,因為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替民工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務合同。民工們稱這叫‘訂單’勞務。”在這段文字中,注釋了什么叫“訂單勞務”,方便了讀者對新聞內容的正確理解。
結尾
結尾又稱結語,是新聞的最后一句話或一段話。結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,深化主題;或說明結果,指明意義;或指出發展趨勢、展示未來;也有的言之已盡,沒有結尾。
結尾的寫法有以下幾種:
1.小結式。對所報道的事實或意義作簡要概括,以突出重點,加深印象。如:
ruanwenshijie.com總之,大眾了解貨幣市場基金還需要一個過程,基金管理公司和監管部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,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本身作用等方面的原因,貨幣市場基金的出臺雖會對我國的居民儲蓄產生一定影響,但不會出現“儲蓄大搬家”的情況。
——(摘自《經濟日報》2003年12月12日《擔心儲蓄搬家,我看大可不必!》)
2.啟發式。在講完主要事實后,用啟發的語言給讀者留下思考的余地。如:
看著廠區內堆積如山的麥草和滾滾流淌的黑水,人們不禁要問:衛運河何日能變清?
——(摘自《人民日報》1999年10月20日《衛運河水何日清》)
3.激勵式。用激情的語言,激發讀者的熱情。如:
百年輪回,滄桑巨變。奔騰的珠江水見證了這120年的歲月,春花秋實的白云山聆聽了電信人的笑聲。廣州電信正以其獨有的魅力日趨走向成熟,以更強的實力、更新的面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,加快建成具有國際綜合競爭力的華南現代通信中心,實現幾代電信人的夢想!
——(摘自《經濟日報》2003年12月12日《世紀尋夢》)
4.意義式。指明新聞的重大意義。如:
訪問是短暫的,但友誼是長存的。中國有一句古詩:“結交一言重,相期千里至。”這次,溫家寶總理的美國之行,促進了中美友好,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和了解,推動了兩國建設性合作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。
——(摘自《經濟日報》2003年12月12日《加強合作、互利雙贏》)
5.展望式。在報道完主要事實后,進一步指出事情發展的必然趨勢或必然結果。如:
據悉,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已經將上市日程安排在明年初,還有不少保險公司將目標定在國內的A股市場。通過更為透明和規范的動作,中國保險業必將進入更快速的良性發展。
——(摘自《經濟日報》2003年12月12日《國際風云測試我保險業虛實》)
6.號召式。根據報道的事實提出具有號召性的意見,激勵讀者為實現某一目標而行動。如:
家和萬事興,家齊國安寧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大國之大,也有大國之重。千頭萬緒的事,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。”牢記總書記囑托,廣大家庭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,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。
——(摘自《人民日報》2022年5月16日《繪就家和萬事興的幸福圖景》)
上一篇 2024公益廣告文案標語精選
下一篇 新聞寫作的三大原則